舰船重组是你在基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了解的核心功能。当你发现当前区域的资源分布不理想,或者想加入新同盟时,可以通过行政菜单的基地重组功能重新选择发展区域。重组后系统会随机分配新位置,但要注意这会自动退出原有同盟,并触发48小时(4本前)或96小时(4本后)的冷却时间。虽然重组能带来新的发展机会,但每次操作都会损失70%的战舰资源,只保留30%舰船和全部工程舰,因此建议非必要不轻易使用该功能。
重组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是资源衔接问题。由于采矿平台和已采集的矿物无法带走,建议在重组前将工程舰调回基地,并提前在新区域规划好资源采集路线。4级基地解锁的中型工程舰能大幅提升采集效率,但要注意它们会占用20点指挥值,重组后需重新调整舰队编组。如果新区域有高级矿点,记得优先建造1级采矿平台,虽然初期收益低,但等级提升能获得10%-30%的采集加成,还能节省计划圈占用。
护卫舰和驱逐舰这类基础舰船损失后补充成本较低,但战巡或航母这类高价值单位损失会严重影响战力。建议在重组前将主力舰队调回基地,避免在外执行任务的舰船因重组指令丢失。部分特殊舰船如载机型支援工程舰具有双重功能,既能采集资源又能改装为战斗单位,这类多功能舰船在重组过渡期能发挥重要作用。
新区域可能面临更激烈的资源竞争,建议优先补充红宝石离子型、刺水母等高性价比护卫舰组成快速反应舰队。巡洋舰生产线虽然6级基地才解锁,但通过增援功能可以突破指挥值限制提前部署。记住曲速航行中的舰队被增援后会变为普通航行速度,因此远程调动建议先用高速侦查舰定位,再让主力舰队曲速跟进。
最终要明确重组是战略选择而非常规操作。频繁重组会导致资源链断裂和战力真空期,理想情况是在同盟协作下通过前哨站逐步扩张。如果必须重组,记得利用冷却时间研究舰船蓝图,技术储备和战斗数据这类资源不会因重组损失,持续积累这些无形资产才能确保长期发展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