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防榴弹炮是防守方最强大的防御设施之一,其远程高爆伤害能有效压制进攻部队。要成功突破这种防御,必须采用多维度战术配合。首先需要利用侦察手段获取敌方防御布局的详细信息,包括榴弹炮位置、射程范围及周边防御设施。侦察兵、无人机或特种侦察小组都能提供关键情报,明确攻击路径和火力盲区。情报收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战术执行效果。

远程火力压制是破坏榴弹炮阵地的首选方案。长程火箭炮、自行火炮或航空轰炸能在安全距离外实施打击,避免己方部队进入敌方射程。实施打击时需要计算好弹道轨迹和落点,确保能精准命中目标。若条件允许,可采用多轮次饱和攻击彻底摧毁炮位。电子干扰设备能有效瘫痪敌方通讯系统,使榴弹炮失去指挥协调能力,这种非物理破坏手段往往能创造有利战机。

装甲单位应在榴弹炮装填间隙快速突进,利用地形掩护接近目标。特种部队渗透作战风险较高但效果显著,可对炮位操作人员或弹药储备实施破坏。突袭行动需严格把控时机,通常选择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实施,能大幅降低敌方反应速度。多兵种协同至关重要,步兵负责清除周边警戒,工兵则可为装甲部队开辟安全通道。

心理战术和佯攻配合能分散防守方注意力。制造虚假进攻方向诱使敌方调动防御力量,为主攻方向创造突破口。战场地形利用是常被忽视的关键因素,山地、丛林或城市建筑群都能提供天然掩体,降低榴弹炮的杀伤效率。最终成功的攻坚行动往往依赖于周密的事先规划与临场应变能力,需要指挥官根据实时战况灵活调整战术组合。
